6月16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南柴火市街小學學生在縫制布老虎。 新華網發(fā)(丁根厚攝)
近年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南柴火市街小學積極推進“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將布老虎、剪紙、皮藝等項目引入到學生課程中。通過特色課堂、作品展覽、培訓體驗和教育傳習等活動,推動非遺項目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們在實操體驗中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促進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6月16日,非遺傳承人董存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南柴火市街小學向學生傳授布老虎制作技藝。 新華網發(fā)(丁根厚攝)
6月16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南柴火市街小學學生在制作布老虎的胡須。新華網發(fā)(丁根厚攝)
6月16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南柴火市街小學學生在縫制布老虎。 新華網發(fā)(丁根厚攝)
6月16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南柴火市街小學學生在縫制布老虎。 新華網發(fā)(丁根厚攝)
6月16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南柴火市街小學學生在整理布老虎的胡須。新華網發(fā)(丁根厚攝)
6月16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南柴火市街小學學生在縫制布老虎的眼睛。 新華網發(fā)(丁根厚攝)
6月16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南柴火市街小學學生在展示自己縫制的布老虎。新華網發(fā)(丁根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