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走進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第一實驗小學,“永遠跟黨走”“立德樹人”等主題文化墻與推廣普通話的標語相映成趣,精心打造的“一樓一主題、一班一特色”環(huán)境,讓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都成為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的“活教材”。
第一實驗小學始建于1926年,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近年來,該校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抓手,通過機制創(chuàng)新、環(huán)境浸潤、教研賦能等舉措,實現從民族語言授課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民族文化傳承”教育模式的全面升級。
學校深刻認識到“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石與民族交融的橋梁”,2023年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推行使用國家統(tǒng)編教材實施方案》,構建起“黨建引領—制度保障—全員參與”的堅實工作體系。
師資能力提升是轉型的關鍵。該校通過與東北師范大學共建培訓項目、邀請專家入校指導,積極參與呼倫貝爾市“送教送培”活動,形成“請進來+走出去”的雙效提升模式,顯著提高了教師運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的能力和水平。“3年來,學校累計投入經費超10萬元,派出教師280余人次參加各級培訓。”副校長敖格優(yōu)介紹。
目前,學校已實現全科國家通用語言授課。
“我們每周在專用教室開展語文和道法課教學,借助統(tǒng)編備授課系統(tǒng)進行朗讀測評、漢字聽寫等趣味活動,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語文學科主任曲經華介紹。
此外,學校開設書法、閱讀、國家通用語言主持等社團,每年舉辦“推普周”“經典誦讀比賽”“鴻雁傳書”等活動10余場,連續(xù)4年開展師生“愛閱讀”讀書打卡活動,獲評“內蒙古自治區(qū)經典名著閱讀活動優(yōu)秀組織單位”。“典耀中華”主題讀書活動實現了家校社聯動,營造學習推廣普及國通語的濃厚氛圍。通過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國通語”課堂展示等,讓學生在讀寫中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在交流中感悟家國情懷。
扎實的實踐結出碩果。該校先后榮獲“全國中小學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項目呼倫貝爾市級示范校”等20余項國家及省市級榮譽。
鄂溫克族自治旗第一實驗小學的轉型實踐,為草原深處的孩子們鋪就了通向更廣闊未來的堅實道路,滋養(yǎng)他們在中華文化的沃土中茁壯成長。(記者 李新軍 通訊員 張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