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春好處,春耕正當時。眼下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我區(qū)緊扣春耕機械化生產需要,充分發(fā)揮農機“主力軍”作用,加強農機手作業(yè)技術培訓和機具調試檢修指導,提前做好農機供給、維修服務,保障機械化生產安全高效進行。
在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內蒙古大博金田機械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電火閃動、機器轟鳴,多條生產線馬力全開,員工們有條不紊地分工作業(yè)。為滿足市場需求,近日該公司調配人員、加班加點生產,確保不耽誤農時。
“每年3月份都是全年最忙的時候,今年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具生產是我們的一個重點。此外,穴播機、免耕播種機等各類型農機具也在加緊生產,滿足農業(yè)生產對農機方面的需求。”該公司負責人路大波說。
隨著大規(guī)模春耕生產全面展開,巴彥淖爾市各涉農企業(yè)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全力以赴保障春耕生產所需農資。據了解,該市農牧局協(xié)調組織全市農機系統(tǒng)農機生產企業(yè)和農機經銷企業(yè)加緊生產、拓寬進貨渠道,積極籌備貨源。同時,加大爭取農機購置補貼專項資金的工作力度,2022年將投入第一批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專項資金0.8億元,助力種植結構調整、生產方式轉變。
在臨河區(qū)干召廟鎮(zhèn)新豐村的田間地頭,伴隨著陣陣機械的轟鳴聲,衛(wèi)星平地機在田間來回“奔跑”,一派繁忙景象。
過去,農戶用拖拉機作業(yè)遇到土質較緊的耕地時,需要拿鋤頭二次翻土,耗時耗力且效果欠佳。今年,村里開始使用大型農機進行翻土,省力省心的同時,也確保了春耕生產順利推進。
“今年,我家買了這個新機器,把衛(wèi)星信號接收器放在房頂上,只要通過信號傳輸,就能高精度進行平地作業(yè),誤差不超過5毫米,省時又省力。以前用拖拉機耕作,70畝地3天都平不完,現(xiàn)在一下午就都平整了。”該村村民李強說。
記者從自治區(qū)農牧廳獲悉,我區(qū)充分發(fā)揮農機“主力軍”作用,突出搶前抓早,嚴格落實農機化生產信息周調度制度,及時組織開展機械化生產需求摸底調查,引導農戶搶抓農時。截至3月17日,全區(qū)可投入春耕生產拖拉機99.4萬臺、配套農機具150.6萬臺,已培訓農機手、修理工3.7萬人次,已檢修農機具95.6萬臺,能夠滿足春播需求。(記者 韓雪茹)
版權聲明:內蒙古經濟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471-3285917???蒙ICP備2021003034號-1
Copyright © 2016- 內蒙古經濟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