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迪威娜)3月8日,是115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在這個充滿溫情的節(jié)日里,一場別開生面的慶祝活動——閱見北疆烏蘭察布養(yǎng)女宇萍《我有個我們》新書分享會在呼和浩特市舉行。引來眾多文學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聆聽與分享宇萍所著的親情散文集《我有個我們》中的感人故事,這些故事跨越血緣、徒步千里,講述了作者與收養(yǎng)她的姥姥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和共同走過的歲月。
《我有個我們》是宇萍的一部深情力作,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行。這是宇萍繼《我們說好的》一書后的又一精心力作。該書以烏蘭察布為軸線,分為“來時路”、“陰山下”、“遠行人”三輯,共收錄了三十余篇散文,記錄了作者與姥姥之間共同走過的艱辛而又難忘的歲月。
宇萍的散文集不僅是對烏蘭察布的深情告白,也是對姥姥的深切緬懷。書中描繪了姥姥這位身懷大愛的古稀老人收養(yǎng)作者后,兩人徒步三千余里,從中原歸于草原的艱辛歷程,以及她們在清貧而豐足的生活中相依為命的深厚情感。這些日常片段構成了連綿無盡的愛,讓讀者在閱讀中深刻感受到親情的偉大與無私。
分享會現(xiàn)場,《草原》雜志文學編輯楊瑛、文藝評論家何瑞樂,以及讀者們從不同角度對這段跨越血緣和徒步千里的親情故事進行了評閱和分享。“我們去哪里呢?回家。什么是家?家啊,是有你又有我的地方。”分享過程中,多位嘉賓和聽眾紛紛落淚,表示讀完這本書,仿佛也經歷了作者的人生,感受到了那份深沉而又細膩的愛。
書中,宇萍用三十余篇平靜而有力的散文,穿插著三十多幅動人且入心的照片,記錄了她們共同走過的艱辛歲月。這些文字沒有花哨的修辭,沒有刻意的煽情,只有最真實的情感流露。
《我有個我們》的分享會不僅是對宇萍作品的慶祝,更是對親情的一次深刻致敬。它讓我們明白,愛是可以超越血緣、超越物質的;愛,是可以在最艱難的時刻,給予我們無盡的力量和勇氣的。分享會以其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內涵,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共鳴,眾多讀者現(xiàn)場送鮮花祝賀。宇萍的文字和故事,不僅溫暖了現(xiàn)場每一位聽眾的心,也為我們展示了親情的偉大力量。
據(jù)悉,該書的分享會活動將陸續(xù)在北京、南京、杭州、鄭州、重慶、深圳等地舉行。
版權聲明:內蒙古經濟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471-3285917???蒙ICP備2021003034號-1
Copyright © 2016- 內蒙古經濟網 All Rights Reserved